浅谈健康管理和健康年龄的延长
"2023-11-25T10:23:57.000Z" 阅读(1452)
一、健康管理是维护健康的有效手段
健康管理的兴起和市场需求,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密切相关。健康管理在我国开展也就十年多光景,对于健康管理的定义,权威部门尚未明确提出,陈君石院士和黄建始教授两位专家在其主编的《健康管理师》一书中,对健康管理有许多精辟论述。认为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是为个人和群体包括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
健康管理的开展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医疗和医疗以外的社会力量的发挥、健康管理的机构的建设、相关社团组织的发展,特别是社区力量的发挥和个人、家庭健康意识的提高及参与,以及单位包括企业、医疗、保险部门的重视和介入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以调动,如此才会极大的推动健康管理的开展和民众健康素质的提高。资料显示医药费用的支出,主要用在少数疾病人群,而对大部分非就医人群的健康管理投入甚少,疾病人群势必还会迅速增多,不仅加大了医疗部门的压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会处于被动地位。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实行科学、有效的健康干预可以减少50%的死亡率,1/3的疾病可以避免,在中国花一元钱,可以节省8.59元的医药费,避免100元的抢救费,充分说明健康管理是花小钱防大病的有效措施。
二、健康管理业务范围广服务对象庞大
健康管理的范围极其广泛,如对“生活方式管理、健康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综合群体的健康管理”等。健康管理的对象有:健康人群、亚健康状态人群、疾病人群。我国疾病人群数量十分惊人,一些生活方式病在未经健康干预的地区,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高血压病、“高血糖”、“高血脂”、“高血粘”、“高血尿酸症”、“高体重”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六高一低”患病率居高不下,迫切需要进行健康管理,指导他们走健康之路。
三、我国国情需要推进健康管理的开展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总人口已达13.4亿多,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由于人口多、疾病人群数量十分庞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带来的疾病,发生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一些急、慢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维护各群体的心理健康也是一个重要课题,民众的健康素养急需通过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疾病人群的增多势必对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带来更多的经济负担,加之,医疗战线中,本来医护人员就很短缺、各地医院和门诊建设不足、分布不匀,难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只有努力提高民众的健康素质,减少发病才能治本。这就需要在依靠医疗战线正规军的同时,放手发挥社会积极力量共同作战,为推动健康管理的开展,提高民众的生存质量而努力。卫生部陈竺部长在“十二五”卫生发展总目标中提出:“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以满足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这一策略将会极大地推动健康管理开展,也为健康管理指明了方向。
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78亿,在“十二五”期间,人口老龄化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1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2.16亿人。老年人群是急、慢性病高发人群。面临高龄人群、空巢人群增多的银发浪潮严峻挑战。资料显示,老年人患病后就诊率仅为45.7%。清楚的提示,各年龄层次的人群,不仅限于注重寿命延长,更要追求健康生存年龄的延长,特别是老年群体,生活自理能力的延长,哪怕延长三到五年,将极大的减少和减轻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负担。健康寿命的延长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无法估量的。健康老龄化旨在使人们到老年期和高龄期将其患病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期间,最大限度的推迟和缩短,使医疗压力、高昂的医药费用得以缓解。健康年龄的延长是一个战略问题,民众健康素质的提高是关系着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环节。